【本科专业介绍】土木工程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7-26浏览次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

Civil Engineering

一、专业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源于青岛礼贤中学1931年设置的高级工程科,1953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78年改升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科专业,1998年国家教委进行本科专业调整,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和交通土建工程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2016年获批山东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是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教育服务型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核心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以及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于2009年通过住建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评估,2011年获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年通过住建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评估复评,有效期6年,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质等效)。

本专业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城乡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能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毕业五年后,期望毕业生成长为科研、工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等岗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者,并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合格的土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行业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岗位就业;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研究能力,保持竞争力;有良好的修养与道德水准,具备获取注册工程师资格的能力,积极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地方、国家及全球的项目,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在政治、经济、环境及社会等方面的决策。

三、师资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1人,其中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15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贴专家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6人,省高校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青岛市劳模2人。

四、教学条件

本专业理论、实践教学条件充盈,拥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国家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群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山东省在线课程联盟上线课程6门;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强化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山东省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试验中心,6个实验室,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973计划课题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7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主持完成了三峡工程、奥运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海湾大桥、青岛地铁、青岛世博园等重大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30余项,发表SCI论文467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倍引3篇,授权发明专利400余件,国际专利5项。

科研实践“反哺”教学工作,不断促进教学水平提升,本专业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其他省奖12项,出版教材36部,获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31项,教材获奖5项,发表教研论文32篇。

五、协同育人

学院与40多家建设开发企业、设计院、施工单位、咨询公司等不同业务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联盟”,聘请产业教授,涵盖了中建八局、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等行业内顶尖企业,为本专业学生培养提供案例教学、科技创新、实习实践机会。企业、校友在院设立建772奖助学金、伟东奖学金、环球奖学金、宏茂奖学金等资助项目,扶难助困、褒奖优秀,激励着学子不断进取,砥砺前行。

学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的,依托学生会与五大社团(科技创新协会、绿丝带健心协会、思源社、语言发展协会、土木年华协会)开展科技文化节、宿舍文化节、阳光体育节、心理健康节、志愿服务节系列活动。发挥学科优势,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五个一工程”,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三年,本科生在“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授权专利31项。其中,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互联网+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金奖3项、银奖6项,第九届三创赛国家级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第七届创业竞赛国家级特等奖,新加坡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竞赛国际赛三等奖。

欢迎有志学子来校学习,早成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