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 土木工程学院与同济大学虚拟教研室共探教学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

4月8日,为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数字化时代教学改革新路径,土木工程学院特邀同济大学“跨类课程群知识图谱建设与实践研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吴艾辉副教授来校交流。学院教学副院长孙林娜、山东省教学名师时伟、教学骨干刘延春、陈静茹、张瑾、管晓明等老师参与研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实践与前景。

吴艾辉副教授以《基础力学》课程改革为范例,系统阐释了学科交叉创新的实现路径。通过构建课程群知识图谱,成功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形成"理论力学-工程结构-智能监测"跨学科课程群,实现知识点在土木、机械、信息等领域的有机串联。通过自主研发智能体平台,实现教学全流程数字化,开展"师生互动+AI分析"的动态学习,促进个性化的学习与评价。

时伟教授代表学院,系统介绍了我校教学团队在土木水利交通虚拟教研室建设、岩土工程知识图谱课程群、AI赋能的智慧课程与微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丰富成果。

在专题研讨环节,双方聚焦三大战略方向达成共识:一是开发模块化课程集群,共建面向未来的微专业体系;二是构建多校协同的知识图谱资源库,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源共享;三是联合申报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副院长孙林娜在总结中表示,此次交流为学院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同济大学虚拟教研室的合作,通过引进顶尖高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开展本土化创新,构建"智能、融合、开放"的新型教育生态,为培养面向数字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管晓明、张瑾,审核:孙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