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博-英科杯暨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举办。青岛理工大学十二支队伍进入决赛,荣获省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三项。
本届竞赛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等单位主办,山东能源学会、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承办。竞赛聚焦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鼓励学生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方案。参赛作品覆盖了从新型材料开发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多个方向,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促进绿色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山东学子在“碳减排”“碳中和”领域的挺膺担当。初赛阶段,通过评审团评选各队的申报书、说明书等,二百余支队伍进入决赛。
在现场答辩环节,评委围绕项目的创新点、技术优势、如何实现节能减排等进行提问。经过激烈角逐,土木工程学院李志超团队微光皆蕴,辉映未来—新一代光辉“聚焦”减反膜层(指导老师:崔洪涛)荣获一等奖;共六个项目荣获二等奖:土木工程学院金逸涵团队变废为宝-轻质生物质基多功能建筑防护服(指导老师:李莹、雷东移)、环境学院王子心团队净燃先锋—乡村生物质能环保供热领航者(指导老师:郭健翔)、环境学院张艳团队慧聚余热—锅炉烟气革命先锋者(指导老师:崔红社, 孙川)、环境学院陈柠团队光驰电掣—基于光电协同作用处理印染废水(指导老师:赵宝秀, 李金成)、环境学院尹永兆团队温升绿途—高温工业热泵的余热革命(指导老师:郭健翔)、环境学院林苏丹团队一代天“胶”—激发海水养殖废弃物回收新动力(指导老师:施雪卿, 苗圆圆);共三个项目荣获三等奖:环境学院刘星团队微藻捕手—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引领者(指导老师:刘永林, 刘琳)、环境学院徐世龙团队助推农村低碳建设,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指导老师:刘龙, 孙川)、环境学院熊天成团队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原理的穿戴式的空调服(指导老师:王海英)。


青岛理工大学始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接下来,继续落实“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的青年智慧。(撰稿:张杰、宫克菲;审核:王鹏飞、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