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 量根基,勇做时代新人。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济圣地,足迹赓续”实践团队成功入选“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专项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于7月19日从五湖四海奔赴延安,开展为期十天的“赓续延安精神,重走革命之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重走红色足迹,赓续延安精神“几度梦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革命的摇篮,红色的热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史的烽烟与英雄的赞歌交织,铸就了不朽的延安精神。团队先后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以及王家坪、凤凰山麓和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在枣园革命旧址,大家认真聆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曹老师现场授课,深入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波澜壮阔的的烽火岁月与枪炮连绵的炮火声仿佛穿越时空展现在大家面前,实践团成员李磊文同学踏在展厅的“光明大道”上感慨道:“在我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上,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奋斗的印记,这里不仅仅是历史的变迁,更是指引我们青年踔厉分发,勇担重任的明灯。”一代青年应该有一代青年的担当,我们要坚定信仰,打好专业基础,时刻准备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挺膺担当,贡献力量。”
回忆峥嵘岁月,凝聚青年担当。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又一鲜明特点,在物质匮乏的革命年代,身处延安的共产党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和广大群众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革命道路中不断探索,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种精神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铭记传承。
在西北局基地,团队为重温革命先辈艰苦的革命环境,开展了“体验自力更生,培育劳动技能”活动,与其他实践团队一起进行劳动课程学习,亲手包饺子、炒菜等,通过实际劳动,自力更生,合力解决温饱问题,体验劳动的辛苦,大家真实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劳动间,大家仿佛与革命先辈并肩同行,感受那份勤劳与朴素。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洗礼。
在鲁艺舞台上,在抗大广场里,大家体验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一声声“奔流不息”的慷慨激扬,《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里“努力学习,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优良作风。激昂的旋律,铿锵的歌词,唤起大家对那段烽火岁月无限敬仰,激发大家奋发向前的豪情壮志。大家深切缅怀历史,彰显新时代青年勇担重任的决心。
科技助推新区发展,专业助力圣地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延安新城的建设就是生动例子。实践队结合所学专业对延安新区进行实地考察,延安新区是目前国内湿陷性黄土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之一。在新区投入建设之前,老城区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 Y 字形的城市排列容易造成拥堵、人口密度大、地形狭窄、公共设施辐射范围小等。经过大家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到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多样等困难,建设者们采用了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如土方开挖、填埋、碾压等,对地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通过了解新区规划,实践队成员结合BIM设计,发挥专业特长,积极为新城建设助力。大家对部分窑洞的详细建筑信息,包括平面图、尺寸、房间布局等进行收集,根据资料图纸和测量数据,队员们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建筑模型,期间多次实地探访反复实地测绘、建模调整,确保建模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以实际行动为革命圣地建设添砖加瓦。
“青济圣地,足迹赓续”团队深入挖掘实践过程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感悟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在社会实践的“大思政课”课堂中汲取营养,凝聚奋进力量。实践队成员将带着这份记忆和财富,继续前行在青春的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撰稿:单军凯,吴钲;审核:邵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