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催泪红包”值得学习一辈子-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媒体宣传
旧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术科研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外事工作
校友之窗
人才引进
下载中心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old(备份勿动) >> 媒体宣传 >> 正文 今天是2017/10/18 星期三

青岛早报:“催泪红包”值得学习一辈子

::框架查看::

发布人:     时间:2016-03-08
提示:文字区域内双击鼠标自动滚屏

http://shop.hiao.com/html/qdzb/20160307/qdzb966632.html
 

   “虽然我们并不是学习医护专业,但‘催泪红包’所折射出的奉献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近日,青岛早报“催泪红包”连续报道,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巨大反响。昨日,记者走进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聆听来自青年大学生们对“催泪红包”的感受。很多同学在谈起“催泪红包”表示,自己虽不是学习医护专业,但“催泪红包”中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起到榜样的作用,医护人员崇高的职业精神及患者对医护人员辛勤奉献理解让他们感动。
 
      “催泪红包”像盏“道德明灯”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大二学生 任智翔

   “除了上课外,我在学校还负责团委的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工作,‘催泪红包’的故事每天都看,几乎每篇报道,都通过公众号转发了,有的还配发了感言。这个爱心故事让我学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昨天,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大二学生任智翔,在谈起青岛早报“催泪红包”报道的爱心故事时,很有感触地说。

   虽然不是学医的,但在任智翔看来,作为95后的大学生,“催泪红包”这个爱心故事,除了医疗界外,与其他许多行业的道理是相通的。当看了青岛早报第一次报道的“催泪红包”故事时,也觉得就是一个爱心新闻,但连续几天的大量报道后,他的内心有了很大触动。这样一个爱心故事,诠释的是各行各业一种和谐、宽容和沟通的关系,犹如一盏“道德明灯”,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课,让生活中的许多迷茫一下亮了起来。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不少,以前有点小矛盾,此时也愿意放下一切,宽容原谅对方了。

   “尽管医护人员的工作很特别,但医患之间互相沟通理解,体现了一种社会素质和担当。作为大二学生,除了学习之外,重要的就是给自己上一堂人生道德课,洗洗自己的脑子。”任智翔说,他学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将来要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果有了这样一种互相宽容、和谐共处的美德,在将来踏入社会后,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将来在做建筑工程时,也就有了强烈的社会担当,对所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

最后更新时间:2016-03-08
 
 

版权所有:2015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2-85071276 Email:tumuxueyuan@163.com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777号    邮编:2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