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实行班班驻扎专业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媒体宣传
旧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术科研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外事工作
校友之窗
人才引进
下载中心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old(备份勿动) >> 媒体宣传 >> 正文 今天是2017/10/18 星期三

中国教育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实行班班驻扎专业教授

::框架查看::

发布人:     时间:2011-04-07
提示:文字区域内双击鼠标自动滚屏
  
  
[全文]
  
   本报讯(记者 孙军)从春季新学期开始,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2010级新生,享用到了课堂学习之外的超级“大餐”——学院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本专业领域的教授,该教授每个月至少与每名学生面对面交流一次,除此之外,每名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与指定教授随时联系,话题从学习到工作、从生活到梦想、从专业到人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成长的路径、解读成才的含义。

  据了解, 自2010年9月开始,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颁布了《关于2010级学生实施“教授班级建制”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的决定》。10月,11位受聘指导教授名单确定,均为学院正、副院长、教授、博导等。他们在繁忙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余,挤出宝贵时间,成为新生的良师益友。

  土木学院院长于广明告诉记者:“通过‘教授班级建制’这一举措,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期间,大一、大二开设的课程大多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开设相对较少,学生与本专业教师的见面机会不多,能够坐下来深入交流的机会更是难得。进入大三、大四,学校开始集中开设专业课,而且实习实践课程增多时,学生才开始真正近距离得到专业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但这种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又受到课时的局限。因此,专业教师特别是教授与低年级学生之间,一直存在沟通难、交流少的问题。

  青岛理工大学校长仪垂杰说:“为每个班级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教授与学生建立起直接快捷的联系,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源头活水。”

  自“教授班级建制”启动至今,土木学院副院长张明义利用下午7、8节课及晚上时间,赶赴位于青岛市开发区的新校区,深入教室、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学习、专业、未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专业指导等,同时以各种方式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鞠伟健是2010级土木专业的学生。像大多数新生一样,鞠伟健刚入校时也曾有“这个专业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等问题,虽然通过入学教育等有了轮廓性的认识,但仍比较模糊。而专业指导教授结合工程实际图文并茂的介绍使他豁然开朗:“我立刻觉得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而且很为自己的专业感到骄傲与自豪。”

  鞠伟健告诉记者,班上的同学对每一次与教授交流都非常珍惜,每次交流结束,大家还会在宿舍兴奋地讨论半天。“老师们工作都很忙碌,却牺牲休息时间,毫无架子地和我们聊专业与梦想,鼓励、帮助我们。”一名学生表示,这样的专家在身边,有效化解了萦绕在大家心中的专业“谜团”,“不但使我们走上学习坦途,也更进一步诠释了‘学生的良师益友’的内涵。”

  “教授班级建制”的实施,不仅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学习之美”和“专业之思”,也让教授们发现了很多在教学中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土木学院副院长王燕是土木102班的专业指导教授。在与新生的数次交流中她发现,学生思维活跃,对知识十分渴求,有些学生已经显露出在科研等方面具备的潜力,但学生也存在着对专业的了解普遍不够深入,对未来依然感到迷茫等问题。

  “必须了解学生需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用适宜的授课技巧,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教授班级建制’是我们了解学生需求的平台,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也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调研信息,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王燕说。

  专业指导教授与班级的对接,也为更多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科研训练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技能素质提供了机会,同时便于发现科研的“好苗子”,为本专业、本学院的发展培养后续力量。

  仪垂杰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学问,还要传授给学生学知识、做学问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分析、处理能力,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6日第2版

 

最后更新时间:2011-04-07
 
 

版权所有:2015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2-85071276 Email:tumuxueyuan@163.com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777号    邮编:2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