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涛,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2012级本科在读生,虽然只是一名大三的同学,可是这位来自天府之国的男孩,却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14年10月至12月申报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分别名为:“消能式弹簧楼板减振器”、“一种新型道路隔音墙”、“墙面涂料清理器”,前两项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第三项也已经成功授权。光鲜亮丽的荣誉背后,是毛文涛为科技创新付出的无数心血。
在比赛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毛文涛同学对很多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创比赛相当感兴趣,从2014年至今,他先后参加了“2014年青岛理工大学科技立项”比赛,2014年“创青春”青岛银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喜获山东省铜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山东省第二届创业大赛”,“青岛理工大学测量大赛”,“2015年青岛理工大学科技立项”比赛,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三届青岛理工大学招投标大赛”,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本身就对科创感兴趣的毛文涛,在一次又一次的科创比赛中更加喜欢上了科技创新,也正是这多次的积累为他日后专利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准确地说,第一个专利直接来源于“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个“消能式弹簧楼板减振器”当初的设计单纯是为了参加挑战杯比赛,毛文涛带领的小组当时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物的效能减震。在团队的精诚合作下,在刘文锋教授的辅导下,他们小组设计出了这个“减震器”,为了在比赛中更具有竞争力,毛文涛于2014年10月代表他们的团队到申请机构申请了这个专利,现在已经成功拿到了专利证书。
成功无止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后面两个专利则体现了科创人的探索、求知精神。在去年的“挑战杯”比赛准备过程中,毛文涛一直想做一个隔音结构,但是想了很多结构,都不是很理想。当时他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必胜客做兼职,晚上下班回来后在附近的拉面馆吃饭,小拉面馆的店面结构让毛文涛脑洞大开,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最终设计出了属于他的第二项专利“新型道路隔音墙”,这个专利如今也已成功下发了专利证书。
如果说前两个专利的产生是为了挑战杯比赛,那么第三个专利的产生则完全来自于个人灵感。2014年暑假,毛文涛家里重新装修了6间卫生间,由于要在墙面贴瓷砖,所以需要把墙面上已有的部分涂料给刮掉,裸露出混凝土面层。由于没有清除墙面涂料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所以只能用刮灰刀,凭借人力慢慢刮。现实总与理想相违背,人力刮墙的速度很慢,效果也并不太好,关键是特别累人,手掌都磨起了泡。一天下来,他们一家三人马马虎虎刮了4间卫生间的墙面,剩下的2间第二天干完的。
事后,他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想到了这个问题:6间卫生间的墙面尚且清理的这么累,如果要清理的墙面更多,我们也这样“老老实实”的刮吗?于是他开始琢磨这样一个可以清理墙面涂料的工具并在白纸上画这个工具的结构图,经过不断的修改,几个月后,这个东西便顺利亮世了。在2014年12月份,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已成功授权。
在社会鼓励发明创新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毛文涛除了对科技创新有着满腔的热爱,更多的还是将精力投入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因为他深知:科技创新背后依托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专业知识的学习反过来又促进了新领域、新行业的发展,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必备的就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
不为荣誉,为收获
“我很幸运,这3个专利都和我有关;我很幸运,我是团队的一员;我很幸运,有2个专利是我的个人专利;我很幸运,这3个专利和我以后就业方向(建筑行业)有直接联系”,毛文涛如是说。
透过毛文涛丰富的大学生活不难发现他自始至终都坚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大一大二的时候,为了丰富自己的经历、锻炼自己,他干过各种各样的兼职,勤工俭学之余体验社会的精彩;大三的时候,他开始自己做微商,用毛文涛自己的话说,他干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活更加多彩,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历练。
当然谈到这些收获不能不提的是他的辅导老师刘文锋教授和他的队员们,在参加比赛培训之前刘文锋教授就对他们小组说:你们参加比赛,能够得到奖很好,但是最重要的是你通过这个比赛收获了什么。就比如说,一份文件里,他们期初可能会对很多细节不是特别在意,但是刘教授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像字体大小不一样等等的细节问题绝不将就,于是慢慢地他们也就都养成了一种注重细节的习惯。
除了刘教授,毛文涛还收获了几个跟他志同道合的队友,也正是在这种团队的比赛中,他深深的认识到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就其个人而言,谈到团队合作,他用《海贼王》里的一句话“不给团队拖后腿,自己把任务提前完成”做出了完美解释。
兴趣+创新+可行=专利
作为一个参加过各种科创比赛和拥有三项专利的人,毛文涛对于申请专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专利不是天马行空,不是你发挥想象力就行了,专利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点是‘创新’和‘可行’,申请专利的时候不需要你做出实物,但也不是让你漫无边际的进行想象,一切以实际出发。”
在他第一个专利申请到之前,他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认为专利是一种高大上的难以触及的梦想!可是生活处处有机遇,而机遇又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第一个专利申请到之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而这一切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需要,所以他们开动脑筋;因为感兴趣,所以留意生活,当然生活也给了毛文涛应得的礼物。
当然,关于怎样去申请专利,毛文涛也向学弟学妹分们享了经验: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在兴趣的现有技术上进行攻克,思考一个更好并且可行的工作方式。这样,便拥有了可以申请专利的资本。这是申请专利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接下来,就可以尝试着联系专利代理机构了,后面的申报工作按部就班做就可以了。
“专利不是天马行空,不是你发挥想象力就行了,专利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点是‘创新’和‘可行’,申请专利的时候不需要你做出实物,但也不是让你漫无边际的进行想象,一切以实际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