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40载,致敬身边土木人-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且听师说
旧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术科研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外事工作
校友之窗
人才引进
下载中心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old(备份勿动) >> 且听师说 >> 正文 今天是2017/10/18 星期三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40载,致敬身边土木人

::框架查看::

发布人:张继清     时间:2018-12-29
提示:文字区域内双击鼠标自动滚屏

 

作者:刘欣然 青岛理工大学“砥砺前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比赛  三等奖

 

前几天,我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改革开放40周年青岛理工大学办学成果展。展览以“百折不挠 强基固本”、“刚毅厚重 特色发展”、“勇承重载 逐梦一流”三个篇章,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从几十年前的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到最近学校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路看来,我仿佛经历了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整个过程,更看到了一种叫做土木精神的东西。

由此我想到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同志来我校宣讲十九大精神时,提到了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到他“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精神。当时的我就在默默想,我身边的土木人,不正是这样的教师榜样吗?他们有全国三八红旗手田砾教授,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得山东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青岛市劳动模范的王燕教授,还有获得“山东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的钢结构教师团队。作为教师,他们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我身边的土木教师,有的自“山东冶金工业学院”时期起就投入了教育事业。几十载春风化雨,老一辈的土木人,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以严谨求实的教风,至诚高尚的人格,引领万千学子坚定地走上了土建行业这条道路。他们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笔绘出工整的钢结构三维立体图,在实验室手把手地教学生调校仪器设备,在条件艰苦的工地上指导学生现场实习。正是土木人的这种精神,激励一届届学子精益求精,矢志不渝,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建设大潮中。如今他们已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中坚力量,成为土建行业的翘楚。中国教育报曾高度评价,青岛理工大学一所高校影响了岛城的一个行业!

我身边的土木人,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育人,一代代接力奋斗,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哺育桃李,助力青年逐梦;在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频结硕果,彰显中国力量。如今的他们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省级教学科研课题,牺牲自己假期、周末以及晚上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国家级比赛中屡屡捧回大奖。2016年“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国家“111”计划,同年12月,土木工程学科成功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建设者!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国内最长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纵横交错的青岛地铁网,即将竣工的胶东国际新机场……我们身边的土木人攻坚克难,心有大我,甘于奉献,为众多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国家的飞速发展以及强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就是教师最好的榜样!

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缩影, 40年风云变幻,土木人经历着,见证着,参与着,奉献着。作为新一代的土木人,我们要牢牢抓住前辈交给我们的接力棒,不负老一辈土木人的嘱托和期望,不忘“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坚守初心,坚守使命,坚守责任,坚守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才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最后更新时间:2018-12-29
 
 

版权所有:2015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2-85071276 Email:tumuxueyuan@163.com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777号    邮编:2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