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山东故事|青岛理工大学:班会持续30年 好班风延续好人生-青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媒体宣传
旧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学术科研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外事工作
校友之窗
人才引进
下载中心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old(备份勿动) >> 媒体宣传 >> 正文 今天是2017/10/18 星期三


学习强国:山东故事|青岛理工大学:班会持续30年 好班风延续好人生

::框架查看::

发布人:张继清     时间:2019-09-10
提示:文字区域内双击鼠标自动滚屏

班级理念已延续至第三代

“‘延续’是青岛理工大学土木系1990级(1)班的班级理念之一。把班主任传授于我们的治学、管班、做人理念延续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工作。”现任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土木系主任的李玉岩说。

“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李玉岩经常提到的这句话来自自己大学四年的深刻感受。“一个学生毕业后,不论有无能力、能力多大,如果能够时刻关心母校的发展,怀念在校时光,那么这种高等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基本就是成功的了。”李玉岩说,因此,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后,他便将自己上大学时的班级理念运用到自己所负责的系部。2019年的迎新工作刚刚结束,李玉岩便开始邀请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知名企业进校园,对接刚刚升入大四的准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一个缓冲和精优选择的平台。“通过这种提前导入,同学们能够透彻地了解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通过进一步的实习或者实践,也能试金自己的专业能力,查缺补漏,进而在大学最后一年提前做好就业、就何业、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的选择和准备,毕业时便可游刃有余。”李玉岩说。

毕业于该班的团支书田砾现任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由于和大学本科时的班主任老师一样,自己也从事高等教育,也当过班主任,因此在她身上,记者能看到更多“延续”的影子。2018年7月,田砾教授的一个班毕业20年聚会,全班32人,她能一一说出学生的姓名和家乡。“我记得当时田老师用所有同学的户籍地和家乡特产编了一首打油诗,写在纸上并贴到各个宿舍门上,我们初入大学,就是在这首打油诗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并形成了优秀的班级文化。”田砾的学生说。

“1990年我考进青岛理工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主任第二天就能见人道名,如今已经过去30年了,不少同学身材相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还是能非常准确地一一道出我们的姓名。当年班主任的这一言行给我很大的触动,瞬间有种被重视的关怀感,于是我也学习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在当班主任那年,首先要尽快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而且一生都不会忘记,见人道名,让他(她)们懂得老师一直在关心着他(她),不论何时何地。”田砾说。

打开田砾的朋友圈,记者发现,虽然如今已是专业课老师,但她却是十多个班级群的“大姐姐”,虽然每个班级可能只教过一年的专业课,但同学们对她的美好印象已成烙印,不论毕业20年还是刚毕业,同学们在人生的成长发展中遇到瓶颈,都会向田砾老师请教。

2019年暑假期间,青岛理工大学土木系1990级(1)班举行了一次特别的聚会,全班同学携妻带子,相聚长白山。“本身暑假孩子们都要出去旅游,增长见识,这次我们干脆弄成了全班全家同行旅游大聚会。旅游聚会上由班主任老师先发言,阐述班级这30年来的发展情况,优点和不足,而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逐一发言,谈感想,展规划,最后是家属及孩子们发言,谈从班级文化建设中领悟到的一些内容。通过这种类似团建的活动,同学的孩子之间结下了深刻的友谊,他们有了贴心的新朋友,多了一个在学习中相互分享的小伙伴,班级文化从班主任传递给我们,又从我们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这种同学情谊的延续,对于孩子们的人生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希望大家能把这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级精神继续发扬下去。”该班班长杨东说。

为学生发展自寻劳顿也幸福

教育不仅需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厚重,还应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气魄和胸怀。8月29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系1990级(1)班的班主任、现任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的王菁华带领自己的9名研二学生来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为她们开启为期半年的清华园学习之旅。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有更高、更广的学习发展平台,王菁华主动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对接,双方于2018年签订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力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计划框架协议》。

在出发前,王菁华为每名研究生颁发了学习笔记本,并用“眼神变了、气质变了”总结了2018年该院首批派往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叮嘱同学们要树立安全意识、要遵守清华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利用好清华大学的图书资源、要多听校内举办的名师与名家讲座,让自己迅速成长。

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见面会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就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研究生这一创新培养模式用“政治站位高、学术站位高”予以高度评价。他殷切勉励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的9位研究生在清华园里要利用好清华这个大平台以拓展自己的眼界,要主动提出问题以争得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机会,要相互帮助以形成推动成长的学术共同体。9位研究生决心珍惜机会,努力学习。

在送学生报到并做好交接后,王菁华坐上返程的列车,途中,他推送了一篇文章在青岛理工大学土木系1990级(1)班的班级群,主题为《一流本科教育应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青岛晚报记者 杨海涛)

(稿件原载于2019年9月5日掌上青岛客户端)

来源:掌上青岛客户端

责任编辑:刘方璇 吕继萌 姜晖

上一页 [1] [2]

最后更新时间:2019-09-10
 
 

版权所有:2015 CopyRight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2-85071276 Email:tumuxueyuan@163.com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777号    邮编:266520